Writer: admin Time:2022-08-19 Browse:138
2022年上半年,俄乌战争,通货膨胀加息预期增加,中美经济博弈,病毒变异导致疫情再度蔓延,全球供应链再次受到挑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再次放缓,给全球经济的复苏带来了不确定性。此外,受地缘军事冲突的影响,各国对粮食安全的考虑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农作物价格易涨难降,农民施用农药的积极性大幅增强,导致农药的市场需求增加。
对于全球农化行业来说,经过新一轮并购重组,全球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目前,排名前五的跨国公司占据约68%市场份额。作为第一集团,他们通过不断地创制新化合物研发推动业务增长,研发费用占比高,具备跨国家地区的生产和供应组织能力,并在全球重点国家地区构建了完善的品牌制剂分销网络,其通过不同产品线和地域间平衡业务风险,业绩增长表现平稳。从而巩固其在全球农药市场的优势地位。同时,我们也看到,因新农药研发周期和费用上升,非专利药比重不断上升,农化巨头在继续投入研发费用开发专利农药的同时,也扩大外包力度来提升盈利能力。从而带动中间体和原料药企业获得更多巨头客户订单,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预期未来,具有竞争优势的原药企业的发展空间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报告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增加到97亿,到本世纪末地球将承载109亿人口的“重负”,人类对食品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而全球耕地面积除非洲外,其他都处于较饱和状态。如何帮助种植户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食物,是农化行业长远发展的源动力。
结合法规/原材料/双碳等全球性的监管与政策,我国农化行业中长期将面临产业升级。品种结构方面,因法规政策趋严,传统的高毒/低效的产品、对有益生物有毒性风险的产品、干扰人类内分泌的产品等将逐步被替代,叠加生物制剂产业的快速发展,农化产品品种将在各地区呈现多元化发展。产业链方面,中国在全球农药原药生产供应的地位较难被撼动,但在双碳政策、原材料价格波动、全球货币汇率波动等综合影响下,国内原药企业以往打造规模优势的发展模式将升级到围绕核心技术优势构建竞争壁垒的新模式。
一方面要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使我国农药行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要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低端产品重复登记。未来,我国农药行业仍将按照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总要求,为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中的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报告期,公司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农药行业的上游是石化行业,下游是农林牧渔行业及卫生领域,上游行业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下游行业存在一定的刚性需求,周期性不明显。
公司在氯氟吡氧乙酸、噻虫胺、虱螨脲等诸多细分产品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荣获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颁发的2021年中国石油和化工500强企业、2020年中国石油化工农药制造业百强企业、2020年中国石油化工企业农药独立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证书、2021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颁发的2022中国农药行业销售百强企业的证书。
主要产品为化学农药。化学农药主要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生长代谢、发育、繁殖的作用。具体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2,330,796.4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7.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199,164.9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4.14%。主要是主要产品销量、价格同比上涨所致。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优势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被评定为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和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公司拥有81件已经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3件。是国内较早自主掌握氟化、不对称合成和手性技术、相转移催化、氨化等关键性技术的企业。公司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力军的研发队伍,拥有良好的技术创新及研发机制,经过十余年的研发,公司自主开发了多种合成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个产品的小试、中试和大生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化能力。公司业已储备了大量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并且随着研发团队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公司能够开发出更多的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产品。 (二)品种选择优势 农药品种繁多,目前已开发并使用的农药原药已达600余个,各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市场前景、技术特点均有不同,因此农药生产企业对产品品种的选择就至关重要。 公司对产品品种的选择建立在对市场的持续跟踪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公司密切关注全球领先的农药公司的生产动态,综合市场供求信息,对客户或潜在客户产能置换、产品升级换代等可能导致其将产能转出的机会予以预先研判,提前准备。公司依托长期的市场经验、紧密的客户关系、强大的研发能力、灵活的生产机制和丰富的许可证资源,可以做到密切跟踪市场信息,及时把握市场机会,开发出市场前景较好的产品。 (三)丰富的许可证资源 凭借丰富的技术储备、前瞻的产品规划和持续的资金投入,公司及子公司在境内共计取得122项农药登记证书、65项生产许可证书/批准证书;在境外主要市场与客户联合登记取得多个登记证书,许可证资源丰富。 取得上述许可证书所需进行的毒理、药效、残留等试验耗时较长,成本较高。公司丰富的许可证资源,使公司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加上公司具备在不同产品之间机动灵活地进行切换生产的能力,使得公司具备很强的即时供应能力,可以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 (四)紧密的客户关系 目前,公司已成为跨国农药公司科迪华、拜耳、先正达、巴斯夫农化的战略供应商,该关系有如下特点: 1、供应关系稳定 在战略供应商模式下,跨国公司通常将其生产环节中的某个或某几个中间体或原药交给为数不多的几个厂家生产,因此在确定战略供应关系前,跨国公司会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设备、研发能力、生产管理、安全环保和产品质量控制能力进行长达数年的严格考察和遴选。一旦建立起战略供应业务关系,就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2、双方合作不断延伸和深入 战略供应商模式下,双方一旦形成合作关系,一般会通过不断增加其他新产品的合作来保持、强化这种合作关系。同时,战略供应厂家与客户的合作不仅包括现有产品的生产,还会根据客户要求,在产品的改进、后续产品的开发方面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公司与科迪华的合作就从中间体扩展到了原药、制剂,并扩展到其他新品种。 此外,自2006年起,随着公司先后与科迪华、拜耳、先正达、巴斯夫农化等跨国企业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这些跨国企业带来了在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员工职业健康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全球行业领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在开展商务合作的同时,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训、专项审计等方式,帮助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综合生产管理体系,从而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 (五)灵活的生产机制 公司建立了适应“多品种、适批量”的生产体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为市场提供质优的产品。公司建立了多个标准化的原药生产车间,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DCS生产线,不但保证了安全生产,而且提高了收率和设备利用率,减少原料的消耗。公司主要产品原药合成收率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著名农药公司的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可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各产品的生产能力,尽可能地提高设备利用率,从而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提升公司的竞争能力。 (六)完善的QuEHS(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员工职业健康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作为农化制造企业,公司始终把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员工职业健康以及安全生产视为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公司早在2006年起就在行业内较早引入ISO9001(质量)/ISO14001(环境保护)/ISO45001(安全和员工职业健康)三标管理体系,于2007年获得全球领先的专业风险管理服务机构DNV-GL(挪威船级社-德劳)认证,并持续维护和不断改善至今。而在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员工职业健康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是跨国企业在国内遴选供应商的必要条件。公司凭借在这些方面的良好表现,成为跨国企业的优秀供应商,获得了与他们开展长期战略合作的机会。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营业成本及毛利率会有较大影响。随着国家环保监管力度加大并呈现出常态化趋势,化工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采购管理,尽力降低采购成本,并实现部分原材料自主配套生产,提升供应安全。 2、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属于农药行业,农药生产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公司部分原料、半成品或产成品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有毒物质,生产过程涉及高温、高压等工艺。公司目前拥有较为完善的环保设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但如果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因环境保护不力或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公司发生环境污染或安全生产事故,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风险。此外,在政府主管部门加大行业整治提升行动中,公司正常生产运营亦会遭受一定影响。公司将致力于不断提高安全环保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投入,持续改善安全环保表现。 3、大规模建设投入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 未来几年,公司加快各生产基地的新项目建设,将导致持续较大金额的资本性支出,从而增加折旧费用、资金利息以及相应的其他运营成本,项目还需历经必要的建设周期,能否达到预期收益存在不确定性,这将在一定时期内对公司业绩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公司将优化对各项目的投资管理,加快项目建设和达产进程,早日发挥效益。 4、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目前及可预期未来境外销售收入占较高的比重。公司出口业务主要以美元结算,而汇率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会产生影响。公司采取出口贸易融资、在合同中约定汇率波动调整条款、外汇衍生工具等措施来有效管理汇率风险。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