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农立华获10家机构调研:公司拥有六大业务板块其中作物健康板块和国际业务是未来利润增长最具潜力的(附调研问答)

Writer: admin Time:2022-07-24 Browse:200

  中农立华603970)7月18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7月15日接受10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1:管理层介绍公司情况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公司继承了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的农药流通业务,始终坚守“立足中华、服务三农”的使命。

  2017年公司IPO上市,成为中国供销集团旗下第一家IPO上市公司。中农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0.25%,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通过全资控股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中农集团100%,是中农立华的实际控制人。

  公司提出以2019年为基础的“五年倍增”战略规划有序推进,公司业绩步入高速增长阶段,根据中国农药农业协会统计,中农立华在全国农化领域排名第四、全球排名第十二,销售额增速位居全球农化企业Top20的榜首,目前公司处于一个非常良性的稳健增长态势。

  公司拥有六大业务板块,其中作物健康板块和国际业务板块是未来利润增长最具潜力的。

  第一是作物健康业务,是公司为农服务的主要载体,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公司深耕作物健康板块多年,团队、技术等积累深厚,公司将把最新建立的县级区域农资服务中心(为农社)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逐步推广,为国家粮食安全、提升现代农业技术的解决方案提供助力。

  第二是国际业务,公司农药出口这两年大幅增长,从5年前的上亿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25亿元。公司加快布局国际业务,在全球主要目标市场开展农药产品登记,截止2021年,公司已获得140多个境外自主登记证,未来将逐步加大自有登记产品的经营比重,自有登记产品的毛利率可以提高到25%以上,大大超过传统贸易产品的利润率。目前设有5个海外子公司,业务和客户已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未来海外业务有望推动公司业绩再上新台阶。

  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贯彻落实副总理来中农集团调研考察的指示,把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目前中农集团的中农种业板块正在推进改制,公司有意向参与合作项目,未来将积极寻找合适资源和合适机会推动公司种子业务长远发展。

  同时,种子和农药流通有很强的协同性,未来随着治理结构的进一步理顺,有望形成渠道销售、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相互催化,实现跨域式发展。公司有信心在未来五年保持以往的势头,持续稳健发展,实现五年业绩和销售翻番的任务。

  答:我们未来的规划主要还是着眼于国家大的方向,就是粮食安全产业链。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公司最核心也最具潜力的就是国内的作物健康板块和国际的农化平台业务。

  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召见了中农集团董事长做了面对面的汇报,特别是对于粮食安全方面的工作进展。随后副总理亲自下到企业考察,做现场调研。这都确定了我们为农服务的主方向。其次国家给予的一些政策的导向,都会让我们作物健康板块持续发力。通过建立为农服务的销售网络,同时发挥我们应用技术端的优势,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国际农化方面,因为目前国内的农化行业实际上占到了整个国际农化供应量的70%左右,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在整合了很好的资源之后,具备了向外扩张的能力,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B端贸易端中,未来会在持续扩大规模的前提下,增加C端的比重。

  所以从中农立华未来发展方向来看,我们不单要在国内粮食安全及产业链上起到重要作用,在国际农化市场上,也要起到我们应有的平台优势作用。

  答:副总理在考察时也专门提到了:“种业是农业生产的芯片”。其实这也是对我们提出了要求,中农集团的种业板块,目前正在进行整体改制,我们有意参与到改制的过程中,积极和种业板块联动,寻找机会参与其中。

  问:听说今年转基因要推广了,请问您认为这个对农药行业的格局会有什么影响?这方面咱们公司有什么储备吗?

  答:这个确实是今年比较热点的话题,公司其实已经在很多年前就在这方面有考虑,跟很多种子研发公司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行业来说,转基因一旦落地,用在作物上的农化产品会发生质的变化。因为农化产品是需要匹配病虫草害的特点的,很多传统农药,就有可能会被逐步地减少或者淘汰掉。我们自己做了充足的应对,目前跟很多行业内的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来面对这样的一种变化。

  问:想要请问公司在自主研发产品这方面是怎么定位的,会在这方面大力发展吗?我们的发展重点又是什么呢?

  答:我们对自身的定位,其实主要还是在市场端,我们的研发重点是在应用技术端,而不是在原创产品端,我们更多的是把原创性的产品结合我们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应用端。我们对上游的产品选择是开放的,更多地强调我们对于服务农民、服务终端的优势。

  答:从整个原药行业发展历史来看,波动是常态化的,去年主要是叠加了更多地人为变化,国内双限双控也好、国际市场也好,确实对整个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很大冲击。

  今年开始我们预期会呈现价格平稳调整的趋势,因为从供需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产能实际上是非常充分的,所以我们觉得价格应该属于稳中会慢慢下行的。但是这个步伐,包括您提到的双限双控政策的延续性来看,从国家治理角度讲,也会逐步地去摸索如何更精准地调控,去实现目标。

  问:看到这几年营收增长得非常快,原材料这几年的价格上涨的也是比较多。所以想请教一下咱们营收增长的原因里面,产品本身价格上涨大概是贡献了多少呢?我们公司本身的市占率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答:其实您提到的快速增长的因素,这两个方面都有。因为像去年大宗产品的价格上涨,对我们的整个规模的贡献还是比较显著的。但是我们整个销量方面,较前些年确实是有大幅提升的,无论是客户还是在市场影响力、覆盖率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整体应该讲就是量价齐升。当然未来价格大幅波动对我们肯定是在规模的增长上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不会影响我们这种发展的趋势。

  问:我们观察到中农立华渠道优势很强。这个方面能不能请您再着重介绍一下呢?我们这个渠道优势是如何形成的呢?其次像其他的竞争对手有没有可能模仿我们的这种优势呢?

  答:我们的渠道优势跟我们的历史传承有关,我们代表的是供销社来为农服务,从传统上讲,这是农民最认可、最信赖的,在品牌和信誉方面这是非常独到的优势。

  其次像我们化工事业部与核心加工企业结成一个非常稳定的战略共同体。这个行业价格波动比较大,供应安全无法保证,我们作为央企和上市公司,无论是给下游客户还是上游供应商,我们都能做到按照我们的信誉去履约,履行我们的责任,这样的话我们的纽带作用就非常强。因为做到这一点需要舍弃掉眼前的利益,但我们还是着重于长远。

  问:我们注意到立华从2020年开始增速非常快,尤其是在国际业务上,还请您详细谈谈?

  答:我们从2017年上市后,都属于在打基础阶段,2020年有机会找到合适的人才打造了专业的团队。我们未来的国际之路,要从现有的以贸易模式为主转向品牌市场端即C端和贸易端即B端双轮驱动模式。全球农化领域60%-70%的供应量是来自于中国,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B端还是C端,我们都是有优势的。B端的供应是有品牌效应,像我们央企的背景来作为供应端,对外来说也是实力和可靠的保证。C端我们也在积极布局中。

  答:对于国内来说,我们从前年开始在传统渠道网络的基础上,开拓了“为农社”这样一个品牌,通过应用技术端去增强跟我们销售网络的纽带。目前我们已经在全国布局了近20家,未来我们还会重点投入资源去拓展。

  对于国际来说,目前重点布局在拉美市场,我们在C端也在布局。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在团队的组建方面,在下大力气去整合优秀的人才。

  答:今年以来疫情的管控确实有点超出我们的预期。尤其在春耕开始的时候,确实对我们区域性的销售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是对整个公司影响还是较小的。

  另外按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国家应对疫情这方面的手段和经验还是提升了不少,未来出现不确定性应该能够降低一些,至少管控手段不会很极端。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影响应该是会越来越小;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注于农药流通服务、植保技术服务和植保机械供应业务的企业。主要包括农药原药、农药制剂、植保机械。2018年,公司先后荣获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合作社最喜爱的农资品牌”、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AAA级企业信用评价”、农资与市场杂志评选的“2018年度中国农化服务坐标奖”;2019年,公司荣获“金质量”上市公司“优秀党建奖”;2020年荣获“农资行业最佳渠道品牌”;2021年荣获“2021全国农药行业销售TOP100强”第4名。

  迄今为止,共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2.26万股,占流通A股0.13%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2.06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9648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50.25%,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新闻中心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