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r: admin Time:2022-02-21 Browse:135
磷矿石是磷元素最主要的来源,通过湿法加工成磷酸,或热法加工成黄磷实现磷元素的富集,进而生产除下游各种磷化工产品。磷化工产品可用于农化(磷肥、磷酸钙盐饲料添加剂、有机膦农药)、食品(磷酸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磷酸盐等)、电子工业(磷酸刻蚀剂)、日化(洗衣、净水剂)、医药等,其中磷肥是磷矿石最大下游,占比达到70%,其次是磷酸钙盐,因此农化行业是磷应用的最大下游。我国磷化工存在上游、中游占比较高,下游精细磷化工产值占比低的特点,黄磷、农肥等耗能、污染产品产值较高,在环保趋严的背景下,“三磷”整治针对磷矿、磷肥、磷石膏进行去产能,行业从2016 年开始景气度向下,直到2020 年在供需双重利好下景气度好转。
中间产品:湿法磷酸取代热法磷酸是趋势。磷酸和黄磷是磷元素富集的两种不同方式,黄磷耗能过高,由黄磷生产磷酸成本较湿法再净化的路径成本高,随着净化磷酸技术逐渐成熟,多家磷化工企业计划建设净化磷酸产能。但1t 磷酸会产生5t 磷石膏,磷石膏处理将成为磷化工扩产的瓶颈,拥有磷石膏成熟处理产线的公司具有更大的扩产优势。
农化产品:磷肥、草甘膦处于景气高点。MAP/DAP 是使用最多的磷肥成分,我国磷肥产业完整,长期以来产能过剩,2015 年农业部制定化肥零增战略规划,磷肥开始逐步去产能,MAP 产能从2016 年的2680 万吨下降到2021 年的1981 万吨,DAP 产能从2016 年的2600 万吨下降到2021 年的2205 万吨,行业竞争结构好转集中度提升,2021 年以来磷肥需求增加库存持续走低,同时上游原料价格上涨,磷肥价格也有明显上涨。草甘膦是全球最大的除草剂品类,我国有全球70%以上的草甘膦产能,产品多为出口,目前草甘膦有甘氨酸法和IDA 法两种生产工艺,我国以甘氨酸法为主,但IDA 法相较甘氨酸法更加环保,后续新建产能将逐渐向IDA 法倾斜。回顾历史草甘膦需求的增加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提升有关,两者相辅相成,主要用于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美国、巴西、阿根廷需求位于前三。
2021 年以来受成本和需求支撑,草甘膦价格一路上涨。此外农化板块还有磷酸氢钙等磷酸盐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
磷酸铁锂:乘新能源电池东风,需求快速增长。磷酸铁锂是一种重要的锂正极材料,由于2022 年国家将不再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汽车厂商对成本的考量因素增加,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超过三元锂电池成为出货量第一的电池种类,2020 年磷酸铁锂进入扩产周期,2021 年产能已经达到68.9 万吨/年,同比增长90%,2022 年及以后将投产的在建产能也将有71 万吨/年,磷酸铁锂大宗商品化趋势明显。在磷酸铁锂的众多生产工艺中,磷酸铁工艺更具成本、性能优势,有望成为主流工艺,需求量也将同步提升,多家磷化工企业在2021 年宣布扩建磷酸铁产能,增厚磷化工企业利润。
相关标的:新洋丰、兴发集团、云图控股、川恒股份、川发龙蟒、安纳达、扬农化工、利尔化学
风险因素:1、环保趋严、碳中和等政策风险;2、上游大宗商品价格变动风险;3、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路线变动风险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