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如何真正让国产种子“强”起来

Writer: admin Time:2022-02-14 Browse:154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菜农对优质蔬菜种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而现实是,中外种子在品质上的差别让菜农不得不“崇洋媚外”。因为部分洋种子在品相、产量、纯度和发芽率、耐储藏等方面,优势都比较明显。货比货得扔的竞争逻辑之前,国产种子的劣势必须要正视。

  而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等项目的推进,蔬菜种植业仍然是一大优势产业,这也增加了市场对优质种源的需求。与此同时,国外优质种源的供给不足,不疑增加了菜农的种植成本,也间接抬高了相关蔬菜市场价格。

  这些年来,尽管国家对农业投入不断加大,优质蔬菜品种也在不断进入市场,有的国产蔬菜种子占比已达种子市场的七八成,但与国外洋种子相比,在菠菜、绿菜花、胡萝卜等市场占有率达到6成以上;彩椒、大红果番茄等市场占有率在8成以上;绿萼长茄市场占有率达9成以上。这也就是中外种子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现实。

  菜农、市民和种子研究培育机构,其实看中的都是蔬菜品质,和由此给各自带来的相关利益。菜农希望优质种子产出比和收益增加,市民则希望获得更多性价比高的蔬菜商品,而种子研究培育机构希望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对于国产种子研究机构来说,更需要长年累月的研究和投入,更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培育出符合国人味蕾需求的蔬菜。

  能生产C919,制造国家航母,但优质蔬菜种子仍然依赖洋种子的局面,不仅是菜农发自内心的疑问,更是农业研究机构、农业专家和农业转化市场机构们应该扪心自问的话题。洋种子按粒卖,国产种子按斤卖,更应该成为种子研发机构的警钟。

  国家《种子法》已经出台了鼓励优质种子研发的若干法条,特别是在强化植物新品种权益人、减少品种审核环节等方面明确加以规定。这更应该成为优质种子研发的源动力。既有法律保障,必须要克服当前种子企业存在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研与生产脱节、基础设施和装备落后、管理体系弱等弊端,真正让国产种子“强”起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新闻中心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