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r: admin Time:2022-12-11 Browse:58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强弱项、补短板,瞄准品种选育、良种推广等环节持续发力,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种优则粮丰,粮安则民安。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种业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关注种业发展问题,扎实开展种源 卡脖子 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现代种业 芯片 不断创新突破,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 95%以上,实现 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一粒粒好种子在广袤田野生根发芽,有力支撑了我国粮食年产量连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有效保障了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凝心聚力推进种业振兴,努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就能让 中国粮仓 更加殷实富足,真正让 好种子 长出 好日子 。
播下好种子,丰收有底气。好种产好粮,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粮食总产增长的 80% 依赖单产提高,单产提高的 60%~80% 源于良种贡献。过去 10 年,我国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 7 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一粒粒看似不起眼的种子,正是连年丰收的底气所在。尽管如此,我国种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面临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更关键的是,在耕地资源日渐趋紧的情况下,想要稳定产能、提高单产、优化结构,迫切需要升级农业 芯片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只有为种业装上 中国芯 ,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才能确保 中国碗 装满 中国粮 。
日新者日进,日进者日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自主创新是关键一招。在种源问题上,谁拥有了突破性的创新品种,谁就拥有了种业竞争的主动权。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这个独特优势,在育种、繁育、推广等环节,充分调动科研机构、育种企业,以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推动要素聚合、技术集成、机制创新,促进种质资源、数据信息、人才技术交流共享,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开展 卡脖子 技术攻关,以自主创新重塑 农业芯 格局。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全面摸清种质资源家底,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打好种业翻身仗,把更多育种科技成果写在大地上,让 中国粮仓 更加殷实、更加富足、更有保障。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当前,从《 十四五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印发,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施行,都为种业发展集聚更多有利条件。 一粒种子可以成就一个产业,一粒种子可以富裕一方水土,一粒种子更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前进道路上,以农业科技为支撑,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攻关、集中突破,扎实开展种源 卡脖子 技术攻关,努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我们就能把一粒粒好种子播撒到广阔农田之中,让希望的田野 长 出亿万人民富裕富足的好日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 / 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